『 把问题转变成机会的艺术 』-《翻转思维》
问题的背面其实是机会,前提是我们要学会把问题“反转”过来。
这本书告诉我们:为什么有些人总能想出一些奇妙的点子,四两拨千斤地解决问题。
问题的本质
书里说:
这句话里有两个关键词:现实和期待,所以要解决问题只有两条路:要么改变现实,要么改变期待。
遇到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问题的两端,也就是现实和期待分别是什么,然后识别现实是否可以被改变,如果可以便寻找改变现实的方法,如果不可以便调整自己的期待。
听起来很简单,但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,遇到任何和自己期待不符的现实,不管它能不能被改变,我们都会本能地排斥,然后试图去改造现实。我们明明只是宇宙中一颗微小再微小的颗粒,却总是在试图控制宇宙。
反转思维的关键就在于接受现实并根据现实做出反应。
举个例子:小美和小帅是一对情侣,小美特别粘人,小帅却总是想要更多的空间,于是渐渐地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问题。和大多数人一样,小帅觉得应该和小美好好聊聊告诉他自己的想法,但这样一聊小美变得更加不安了,变本加厉的整天粘着小帅。如果你是小帅你会怎么做?
书中介绍了十五个翻转思维的策略,分享其中两个。
角色颠倒策略
回到上面的例子,小帅的好朋友大聪是翻转思维的行家,他给小帅出了个主意,问题果然得到了解决。
他让小帅顺着小美的问题把自己变成小美,每天和小美一样粘着对方,起床、吃饭、工作甚至是开会。刚开始几天小美非常受用,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小美却主动的和小帅说:“我觉得我们需要给彼此一些空间”。
遇到问题,我们的逻辑总是会第一时间想着去改变对方,纳尔逊·曼德拉说:
“我们在改变自己之前,无法改变别人”。
角色颠倒的秘密便在于我们打破了原有的角色设定,开始扮演对方的角色,这样一来对方不得不扮演你之前的角色,面对你面临的问题。
而只有当他成为你的角色,才能用你的视角去感受问题。
接受策略
再来看另一个问题:有一个养老院,里面有很多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,他们总是试图离开老年中心回到从前的家中,不管护工们怎么一遍遍提醒他们,都没能起到任何作用。他们最终是怎么解决的?
他们在养老院门前造了一座假的公交站,老人们想要回家就必须在这个站点等车,当然最终等来的一定是门口的保安大爷。
这便是翻转思维十五个策略中的核心策略:接受策略。
书里说:
卡尔·蓉格也说过:
“除非我们接受现状,否则是无法改变任何事情”。
改变现实的前提,是接受现实已经发生了。它听起来很容易,实际上却很难,而接受便是意味着不再执着于自己认为“世界该是如何”。唯有选择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,更多的可能性才能浮现出来。
更多策略
提到问题,我们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一定是痛苦和排斥。
谁都不喜欢问题,但机会却总是披着问题的外衣出现,一旦痛苦地面对,就意味着我们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,放弃了问题背后的机会。
塞翁失马的故事我们都听过:有一天塞翁的马丢了,邻里都觉得他倒了霉运,可塞翁却说:这可说不好。过了几天这匹马不仅自己回来了,还带回来了另一匹骏马,邻里又说他走了大运,塞翁还是说:这可说不好。又过了几天,他的儿子骑着新来的骏马摔断了腿,邻里又觉得塞翁可真是倒霉,可塞翁还是说:这可说不好。又过了一阵子,官府来镇上征兵,而塞翁的儿子却因为腿断了逃过了一劫。
所以说,面对问题时试试不要着急痛苦,一段感情结束了,不用过度纠缠,工作不顺了也不用过度沮丧。先学会接受,然后试试用这本书说的十五个翻转思维技巧,或许就能看见问题背后的机遇。
最后,分享书里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阅读:
——《翻转思维》
《翻转思维》
- 作 者:贝特霍尔德·冈斯特
- 翻 译:张春梅、徐斌
- 出版年:2024.04
- 分 类:认知成长
——来自 @不略